[城事杂谈] 教育局严控中小学书面作业总量,别以减负的名义给老师上枷锁!■︻

[复制链接]
查看: 112|回复: 0

22

主题

22

帖子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18: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减负”这个词相信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2000年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并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今年两会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态:减负再难也要减,否则宝宝不高兴。但是有些地方的减负行为,却让人匪夷所思。近日,市教育局今天公布厦门市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来看看厦门减负方案里很扎眼的条款: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别以减负的名义给老师上枷锁我们来看“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这一条。写作业这种事也可以时间化么?况且每个孩子学习成绩不一样,掌握知识量不一样,即便是面对相同的作业量,完成时间也不尽相同啊!例如,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可能半小时完成的作业量,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孩子可能需要用到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甚至是更久。这都是老师难以把控的,但减负方案中“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这种一刀切的减负方式,其实是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也给老师制造了难题啊,什么样的作业可以用完成时间来衡量?老师布置作业就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所学知识,这又哪是仅仅靠限定时间就能达成目标的一件事。在减负方案中还有一句很让人深思,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我们必须承认社会中有极个别的老师,自己不批改作业让家长批改作业,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可以谴责其职业操守,但是这部分老师在庞大的教师群体占比又有多少?在这里想起一篇名为《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文章。文章里说到:为什么孩子们每天在幼儿园里面对的是同样的老师,但发展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因为他们背后的家长水平是不一样的。美国教育部曾进行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称作“早期儿童纵向发展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ECLS”,他们研究了父母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发现调查结果与父母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那些勤奋、聪明、积极且自律的家长,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收入及一定社会地位,那么他们的孩子除了智商在遗传下比较高外,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都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这个“老师”,指的可并不只是学校里的老师,家长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那些厌烦孩子作业消息的家长,那些厌倦协助孩子做作业的父母,也许是真的忙,但也是真的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环节。孩子成绩不理想,一定就是学校不够好,老师的照顾不够多。现实中在学校,老师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教育是一样的,但学生之所以有差别,还是在于孩子个体以及家庭的因素。中国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减负再说回来,中国的孩子真的需要减负吗?减负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但这种成长方式真的正确吗?钱文忠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在不断地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都不快乐。回忆一般都是虚幻的、快乐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座的我们,只要上过大学的,谁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有不少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骂两句。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恐怕被国外教育搞晕了吧!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这些年,西方的教育方法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减负不减负,高考还得凭分数我们必须搞清一个本质问题:减负不减负,高考还得凭分数。高考一旦落了榜,孩子长大就是没出路。每年一临近高考,衡水中学、毛坦厂必定成为热议话题,褒贬不一说什么的都有。但最触动我的是白岩松的这句话:高考的那天,大巴驶出毛坦厂的那幕我至今想起来都一身鸡皮疙瘩,真是让人掉眼泪。上万人守着大客车,孩子出发要去高考。在这样的一个人浪和人群当中,寄托着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梦想,他们还把所有的梦想放在高考上。这才是好事,我们别去破坏它。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做出任何嘲讽毛坦厂中学的事情。是啊,对于这些把墙外的柳树都当神树祭拜的父母来说,只有让孩子刻苦读书学习,考上大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才是摆脱贫穷与卑微,在公开条件下与富二代子弟们去拼的唯一一条捷径。在中国偏远地区还有很多类似“毛坦厂”的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小别离》中这两段台词让很多人颇有代入感。“今天你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我知道学这些没用,但对不起,它就考这些没用的”。的确!这就是中国现在很多父母焦虑的,他们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看学历,这就是一个现状!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