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nbsp; %26nbsp; 9月1日,记者在风景秀美的南关岛看到,近日竣工的欧式建筑天主教堂鹤立于大片中式仿古建筑群中,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靓丽夺目。
天主教堂南北宽约20米,东西长约30米,坐西朝东,背靠幅面辽阔的东昌湖,前面是有千年历史的南关街,南北都有宽阔的小广场。
与教堂相邻的成片仿古建筑群,都是清一色的明清风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以及带有纹饰的木质门窗,让人体会到古典建筑的端庄之美;而这座天主教堂却是西式风格,红砖灰瓦,竖长门窗,尖塔高耸,被老年游客称为%26ldquo;洋楼%26rdquo;,它处于南关岛的中间位置,美观之中带有宗教肃穆的气氛。
%26ldquo;天主教堂是在原址复建的,其整体面积较之老教堂大院基本不相上下,但原来的偏房没有了,变成一个整体的教堂大殿。%26rdquo;原在教堂附近居住的南关老居民李贵亭老人说。
今年68岁的李贵亭回忆,他小时候教堂已经很陈旧,一处大院,大门朝东,内里八间西屋是教堂大殿,它南北20多米,东西宽约10米多。院内还有四间北屋,是神父居室,后来又增盖了几间。
李贵亭说,原来的教堂是青砖灰瓦;改革开放后重盖起来,就成了红砖灰瓦的;现在是按拆迁以前的颜色复建的。
相关链接
百年三建教堂 保留拔贡题名
据对地方历史文化素有研究的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高文广介绍,清道光二十年(1840),天主教活动堂口设于南顺城街,至同治年间,教徒已达百余人。宋景诗起义军围城时,堂口迁至聊城南关。
%26ldquo;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荷兰人马利诺神甫主持建立了这座天主教堂。%26rdquo;高文广说,马利诺神甫当时掌管教区教务。1912年,改由意大利人葛神甫管理。%26ldquo;据史料记载,1930年,南关天主教堂曾经开办读经班,吸收信奉天主教的孩子读圣经,也兼学初级文化知识,教师为两个张姓修女,学生约有20人。%26rdquo;
李贵亭回忆,解放后,聊城宗教界驱赶走外国传教士。1957年,恢复宗教活动,南关教堂、房产才归还教会。文革期间,天主教堂及部分房屋被拆。改革开放后,天主教堂复建,信徒曾一度达到270多人。2010年9月15日,在南关岛建设中,百年教堂被拆。
李贵亭回忆,原教堂大门上镶嵌的石匾,上面刻着%26ldquo;天主堂%26rdquo;三个镀金大字,右侧竖刻%26ldquo;天主降生一千九百零六年%26rdquo;,左侧竖刻%26ldquo;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立%26rdquo;。
据高文广介绍,原教堂大门门额%26ldquo;天主堂%26rdquo;三字是清末拔贡、书法家朱正履的手迹,%26ldquo;朱正履是咸丰进士、御史朱学笃次子,民国五年被聘为聊城县医院的首任院长。他热心地方公益,在各界群众中负有威望。%26rdquo;
李贵亭说,改革开放后复建时,%26ldquo;天主堂%26rdquo;三字采用的还是老教堂字迹。新建的天主教堂仍将沿用这个传统的字体。
%26ldquo;教堂北侧是钟楼,将安装大钟,以后每日钟声不绝,游客能远远地听到悠扬的钟声。%26rdquo;李贵亭老人微笑着说,天主教堂是集宗教、旅游为一体的新景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教堂。
(记者 孟凡萧)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箱厂家 http://www.bidae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