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杂谈] 重庆爱心妈妈曾美华:帮助失足少年拥抱美好未来◎●

[复制链接]
查看: 90|回复: 0

10

主题

10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09:4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美华
  华龙网12月22日16时04分讯(记者 张译文)今年73岁的曾美华,从中学教师岗位退休后,10年来坚持探视失足未成年人,帮助几百名孩子上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如今,许多干警和几百名受过帮助的失足少年,都叫她曾妈妈。近日,曾美华被提名为“2016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

  2006年,曾美华从蜀都中学退休。一天,她看到报纸上有一条为服刑未成年人员征集爱心家人的消息,就报了名。

  当时参加的22名志愿者,都和未管所里的“三无”服刑未成年人一一结对,在生活上予以照料,通过探视、通信,鼓励、帮助他们成长。除了这些,曾美华还发挥职业特长,给孩子们上课。

  爱心家人的一项任务是给结对的孩子捐赠生活用品,另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是给他们的心开一扇窗,让他们从怨恨和后悔中走出来,拥抱美好的未来。

  当时和曾美华结对的是一名叫小梅(化名)的姑娘,她给曾美华写的一封信,曾美华至今还记得——“自从认识您以后,我再也不曾埋怨,失去亲人的爱固然可怕,得到一份陌生人的爱却是多么可贵。”

  每月一次的探视成了曾美华的大事,几乎从未错过。那一天,她都是早上7点就出门,赶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探视,探视后再独自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家。

  2014年的夏天,小梅走出未管所,在南方一个城市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前不久,小梅告诉她的曾妈妈,她有男朋友了,准备结婚,还要曾妈妈帮她把把关。

  2013年,曾美华被江北区综治委吸纳为区级综治特邀委员。她很重视这份工作,并借助这个平台,发动了更多的社会力量,了解违法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家庭情况、教育条件、成长轨迹,适时进行教育,消除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同时,认真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2年前,由曾妈妈牵线搭桥,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志愿者与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十监区服刑人员开展了“爱心飞书”活动。

  2年来,大学生与失足少年互相通信500余封,还选派代表到监区与之座谈。志愿者哥哥姐姐把服刑未成年人以弟弟妹妹相待,互相间很快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和宝贵的信任,又因为年龄相近,大家有许多共同语言。

  曾美华说,这些服刑未成年人员非常渴望收到哥哥姐姐的来信,深感内心得到从未有过的抚慰与教育。有的出狱后第一时间就联系自己的“哥哥姐姐”,希望把这份友谊继续下去。

  对于曾美华来说,未来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等着她。她告诉记者,退休以后,帮助失足少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一点帮助,既解决了他人的困难,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点击看专题
?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