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杂谈] 河北“爱心妈妈”被控五项罪名,慈善人物不应损害慈善形象ㄨ▂

[复制链接]
查看: 78|回复: 0

9

主题

9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0 08:3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中青评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慈善人士自己出了问题,都会深深伤害那些需要慈善救助的人,损害慈善事业的形象。6月19日,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及其男友许琪等16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伪造公司印章、敲诈勒索、诈骗、职务侵占、故意伤害、窝藏罪一案,于当日8时30分在武安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起诉书显示,李利娟等人被控的七项罪名中,有五项与李利娟有关。据披露,该案庭审时间预计将持续3天。去年5月5日,当地警方披露,李利娟因涉嫌敲诈勒索等多项罪名被刑拘。一年多来,李利娟这个真名“李艳霞”、被村民习惯称呼为“四霞子”的女性,一直是太行小城武安市老百姓议论的热点。李利娟多重叠加的身份,使她总是被置于聚光灯下打量、审视。在外界的很多人眼里,她是民建福利爱心村的守护者,多年从事爱心慈善事业,收养过很多孤儿,被称为“爱心妈妈”,还曾被当地媒体评为“感动河北”人物。而在当地,她则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强人”,与不少单位、村民有过直接冲突,有的纠纷还很激烈。这不仅使她在当地成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也让她与种种犯罪活动扯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庭审仍在继续,法院还没有最终裁定李利娟被指控的罪名是否成立。但仅从起诉书看,李利娟组织爱心村的残疾智障儿童及未成年学生十余人,多次到施工现场,采取威胁、躺入施工基坑等方式,阻拦施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以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26名人员名义骗取国家城镇低保补助资金;多次对当地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将公用账户资金61万元,转至个人名下银行卡账户,用于个人消费等等。这“五宗罪”,哪一宗都让人心情沉重。尽管也有声音表示,李利娟与其他企业的冲突不过是正常的纠纷,未必算得上“敲诈勒索”。骗保事件也是之前爱心村获取政府支持的一种途径,不好完全归结为“骗”。但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李利娟种种行为的性质,似乎早已超出了“爱心妈妈”的范畴,而有变质的嫌疑。根据检方的指控,李利娟的一些行为,怎么看都无法用“为了孩子”来解释。比如检方指控她阻挠光伏项目,性质就极为恶劣。事实上,她之所以牵扯到这件事中,并非因为这一项目触动她自己或是孩子们的利益,而完全是受人请托,帮人“平事”,并为此收取了70万元。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收取保护费,当然不能见容于法律。这一指控,也部分印证了“四霞子”已成为当地一霸的说法。需要明确的是,帮人平事,乃至敲诈勒索,与李利娟自述的“泼辣”并不是一回事。一个孤身女子,想在乡间支撑起一个大摊子,收养一群可怜的孩子,确实不容易,性格泼辣些,做事果断些,并不令人意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行为可以逾越法律。更不意味着她可以拿她收养的孩子当作要挟别人的筹码。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的慈善人士先后“出事”,有的卷入违法犯罪问题,有的被曝光私德不彰,十分可惜。其中的各种原因很复杂,比如个人缺乏自我约束,外部环境疏于监管等等。这些事件,理应为所有慈善工作者带来一个深刻的教训。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慈善人士自己出了问题,都会深深伤害那些需要慈善救助的人,损害慈善事业的形象和公信力,进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慈善事业更加难以为继。而这种局面,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撰文/任君微信编辑/杨鑫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