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分析报道,“统独立场”固然是影响台湾人对“中国人认同”的重要变数,中国对台湾人是“吸引力”或“恐惧感”之间的拉扯,才是台湾人“国族认同”的重要变数。吸引力强,认同度高;恐惧感强,不认同度高。分析称,如果将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当做地质结构看待,属于文化血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相对稳定的地层。根据艾普罗公司所做的民调,由去年至今的趋势,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认同一直维持在84%以上。但“中国人认同”却属脆弱的浅层,易受政治或新闻事件冲击(“太阳花”学运或越南排华),在艾普罗公司本次调查下降8%,跌破5成,成为47%,造成缺口,形成小断崖。相对地,不认同中国人者在板块挤压下,扬升了7%,也变成47%,变成凸起的小丘。不过由趋势看来,台湾民众对在台“自称台湾人”,但“逢中说好话”的“两面人”,一直有5成以上的人表示谅解,而且稳定有超过6成的台湾民众认为采取“泛中国人”的立场最能确保台湾利益与维持两岸和平。由于“中国人认同”受吸引力和恐惧感的影响,此次“中国人认同”,因台湾“太阳花”学运反服贸所隐含的“恐中”或“反中”的诉求及5月份越南排华伤台商的结果,在恐惧感高于吸引力的情况下,形成此次“中国人认同”下降,分流成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这究竟是一时现象或是就此成为转折,大陆的对台政策及台湾的两岸政策将具关键的影响力。而政策的拟定,绝不能忽略台湾民众务实性格的一面。换言之,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回访台湾与两岸交流的继续推动,是符合台湾多数的民意走向,也会对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产生影响。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东莞配电箱 http://dongguan.bidadk.com/
|
|